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妇女常见病,是乳房发生急性炎症,出现硬结、红肿、热痛的一种疾患。中医称之为“乳痈”,俗称奶疖。认为此病由肝气郁结化热而成,或因胃热壅盛,复感外邪,经络阻滞,以致乳汁不通,气血失调所致。其治疗方法以疏肝气、清胃热为主。
常规辨证治疗:
㈠、肝郁气滞型:表现为乳房发生硬结、疼痛,红肿不甚明显,乳汁不通,伴有脘闷嗳气、食欲不振、情绪抑郁等症,舌苔薄黄,脉弦。此型相当于乳汁瘀滞或急性乳腺炎的早期。治宜疏肝理气,通乳散结。可从下列药中选用一般常规用药:
⒈四逆散,每次4.5~9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⒉加味柴胡疏肝丸,每次6~9克,1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⒊牛黄解毒丸,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孕妇禁用。⒋银翘解毒丸,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可与四逆散合用)。
外用药:如意金黄散,用醋调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㈡、胃热壅盛型:表现为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乳部红肿弥漫,疼痛剧烈,舌苔黄厚,脉弦数。此型相当于重症乳腺炎或乳腺脓肿。治宜清胃解毒,通乳和营。可从下列药中选用:⒈连翘败毒丸,每次6~9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孕妇忌服。⒉清胃黄连丸,每次9克,1日1~2次,温开水送服。忌食辛辣、荤腥发物。孕妇勿服。⒊乳疮丸,每次9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外用药:三黄膏,局部外贴,每日换药1次。
㈢、气阴两伤型:表现为溃后毒随脓解,热退身凉,肿消痛减,残有创面,体质虚弱,舌红,苔薄白,脉沉细。相当于乳腺炎收口期。治宜调补气血,清解余毒。可从下列药中选用:⒈八珍丸,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⒉四妙丸,每次6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可与八珍丸合用)。⒊党参养营丸,每次9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外用药:⒈祛腐生肌散,局部外用,隔日或每日更换1次。⒉生肌玉红膏,局部外用,隔日或每日更换1次。
㈣、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效果突出用药:乳腺乳汁积瘀、热腐阻塞,或气血、经脉阻塞,或热毒血瘀形成的乳房疼痛如针扎刺痛,或时有发热发烧,红肿现象的,可以用'加味山甲乳贝通消散'(即'山甲大贝香通散',有21味中药组成。功能主治:消肿止痛,通乳化毒。用于急性乳腺炎红肿疼痛,奶积成疮未破,或四肢倦怠,乳房肿块疼痛严重,周身发热寒战等急(慢)性乳腺炎未破者。
治疗治好一般一或二个疗程(一疗程15---20天),一天三次,一袋/包/ 9 克,温开水送服。该药在哺乳期同时治疗,不但不影响哺乳,而且还有治疗与增加乳的质和量的共同作用。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