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检查
乳腺的一般检查分为病史采集和临床检诊两部分;后者包括视诊和扪诊。临检时应在光线明亮处,嘱病人坐位端正,解开上衣,双臂下垂,使双侧乳房充分显露,以便对比观察。
(一)病史采集
由于科普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患者自己发现乳腺异常情况就医者明显增多,检查患者乳腺之前采集病史十分必要。
患者的年龄、经产情况、哺育史、绝经史和家族史等皆很重要。另据近年国内外的研究报导,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范围内逐年明显上升与脂肪摄入量增加有直接关系,故饮食习惯与成分在病史采集中亦日益重要。由于很多乳腺的病变在月经周期中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因此了解月经初潮年龄和目前月经情况是很重要的。
采集病史中,应特别注意询问乳腺有无肿物或肿块以及是否疼痛、病程长短、乳腺的肿胀和沉重感、外伤史、月经期间大小的改变情况,以及既往有无相似情况等。当乳腺有肿物时,应询问其生长速度、腋窝有无肿块,皮肤表面曾否有过炎症或颜色改变。还应问及乳头有无溢液、溢液的性质、次数多少及病程长短。患者用药史中,特别应注意激素的使用情况;涉及避孕药的服用,应详细了解用药时间的长短、药品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及末次检查乳腺的日期。
(二)临床检查
1.视诊:细致的视诊可获得很有诊断意义的体征。
(2)乳头:正常乳房的乳头双侧对称,其方向指向前方并略向外下。若其附近有癌肿或慢性炎症,乳头可向病灶处偏斜,例如乳头上方有癌肿,则被上牵而显示双侧乳头高低不一,若癌肿位于乳头深部,则乳头被牵而内陷。乳头内陷亦可因发育不良而发生的先生性缺陷,但短期内乳头内陷则需高度警惕。初产妇哺乳期间可因婴儿的吸吮或咬破而出现乳头糜烂和破裂,但非哺乳期妇女乳头糜烂脱屑,乳晕周围湿疹,则可能是湿疹样癌,即Paget氏病的表现。
(3)乳房皮肤:皮肤有否红、肿、热、痛?乳房皮肤红肿,应首先考虑乳房的化脓性炎症,但范围广泛的皮肤发红。充血水肿应警惕是否特殊型乳癌,即炎性乳癌的可能。癌细胞侵入乳房浅表淋巴管引起癌性栓塞,可导致淋巴水肿而使乳房皮肤呈现"桔皮样"改变。
2.触诊:触诊的要点是了解乳房有无肿块及肿块的性质;区域淋巴结有无肿大。触诊时医生坐在患者侧方,或嘱患者平卧,肩下垫一小枕。扪查乳房内侧半时嘱患者举臂,扪查外侧半时嘱患者上臂下垂身旁。正确的触诊手法是以手掌在乳房上依内上、外上(包括尾部)、外下、内下、中央(乳头、乳晕)循序轻轻扪按乳房。忌用手指抓捏乳房,以免误把正常腺体组织认为乳房肿块。(图2-8,2-9)小的中央区肿块不易扪到,可用左手将乳房托起,用右手扪查,就比较容易发现。乳房下部肿块常因乳房下垂而被掩盖;可托起乳房或让病人平卧举臂,然后进行扪查。乳房深部肿块若扪摸不清,可嘱病人前俯上身再扪查之。乳房触诊后,必须扪查区域淋巴结。